复兴的复兴-新华网
新华网 > 贵州 > 信息展播
2025 01/21 17:24:12
来源:天眼新闻

复兴的复兴

字体:

  每天清晨7点,德江县复兴镇生产的新鲜牛奶约19吨起运,8时许,运抵遵义市红花岗区皇氏路98号,由皇氏集团遵义乳业公司加工后,当天42个鲜奶制品就销往遵义、贵阳、凯里、德江、凤冈等城市,可满足20万人饮用新鲜牛奶的需求。

  复兴镇是铜仁市的西大门,与遵义市凤冈县花坪镇接壤,杭瑞高速、326国道穿镇而过。近年来,该镇大力实施“强村富民”三年行动计划,充分利用交通便利的优势,发展绿色产业和集市贸易,全力推进乡村振兴。

高楼耸立的复兴镇街头

  让牛经济“牛”起来

  复兴镇是黔东北商贸重镇,也是养牛大镇。

  复兴镇自古就有养牛的传统。改革开放以来,其牛产业经历了从养殖耕牛——肉牛——奶牛的蝶变。

  复兴牛市是黔东北最大的牛市和长途贩运中转站。比邻铜仁市德江、思南、印江、沿河、石阡和遵义市凤冈、务川、道真、湄潭等10多个县的耕牛都运至复兴牛市交易,然后运至贵州各地以及四川、湖南、广东、广西等省销售,当地农民靠赚取差价致富。

黔东北最大的畜禽交易中心

  2015年,省农业农村厅投入300万元,将复兴老牛市从集镇搬到两公里外的联合村,建成“黔东北畜牧交易中心”,面积达112亩。

  每逢农历一、六,是复兴的赶场日。“黔东北畜牧交易中心”车来人往,每场耕牛、肉牛交易量在500头以上,年交易额达数亿元。

  “联合村的发展,主要得益于牛市。”复兴镇联合村党支部书记宋飞说,黔东北畜牧交易中心自2015年建成投用以来,持续吸引着省内外数百名“牛经纪人”来此交易。联合村因牛而兴。依托牛市和便利交通,联合村把牛产业作为“强村富民”的主导产业。镇党委、政府,县农业农村局切实帮助养殖户解决资金、场地、技术等难题,带动全村肉牛养殖750余头。村民通过养殖肉牛、流转土地、就地务工、种植饲草等,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

  “你们看,这边是产奶牛,那边是待产奶牛,靠公路边是才产下不久的牛犊,我们每天有专人照顾……”在位于326国道旁的皇氏集团奶牛场,场长江明枝边走边向记者介绍说。

工人在查看奶牛饮食情况

  2021年,经德江县政府招商引资,总投资1亿元的皇氏集团德江德源牧业有限公司奶牛场落户联合村。自建成以来,皇氏奶牛养殖场便以其现代化的设施和高效的运营模式吸引了众多目光。场内配备了先进的泌乳牛舍、特需牛舍、智能化转盘挤奶厅以及综合牛舍和草料库等建筑,为从新西兰引进的荷斯坦成年奶牛提供了舒适的生长环境。同时,场内还引进了先进的温控系统,根据牛舍气温自动调节舍内温度,确保奶牛在最佳的环境中成长。这些举措不仅提高了奶牛的产奶量,更为当地的奶牛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挤奶环节配备了大型圆盘机械化设备,可同时为50头奶牛提供服务,实现了一体化、自动化生产,极大提升了效率,同时确保了奶源的高品质、充足供应和安全无忧。营养师会根据奶牛前日的产奶量等数据,精细调整草料中的营养成分,以保障奶牛的营养均衡。

挤奶设备大型圆盘机

  目前,场内存栏奶牛数量为1300头,其中产奶牛520头,每日可产出19吨鲜奶,年产值预计约3500万元。智能化养殖技术的应用使得奶牛产业的经济效益远超传统肉牛养殖模式。更为可喜的是,奶牛场的建立还为当地提供了30余个就业机会。  

  让名优特“强”起来

  复兴镇党委书记龚志龙告诉记者,复兴镇是畜牧养殖大镇,不仅牛产业“牛”,生猪、禽蛋、辣椒等名优特产业在省内外也很有名气。

  ‌复兴猪‌,也被称为德江复兴猪,是全国优质畜牧产品和地理标志产品,其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包括德江县的复兴镇、合兴镇、煎茶镇等10个乡镇。每逢春季来临之际,熟饲料喂养的复兴猪成为抢手货,价格也高出很多。

  “别忘了带点复兴土鸡蛋上来。”已移居贵阳的德江人张女士,每次有熟人回家,她都要托付买点“复兴土鸡蛋”饱饱口福。在她看来,从小吃惯了复兴土鸡蛋,无论油煎或煮汤,其色黄、味香的独特之处,都是其它地方的鸡蛋不能比的。

  据龚志龙介绍,目前复兴镇共存栏肉牛1.22万头,其中,100头规模以上养殖户5家,10头以上58家,散户1123家,年产值约1.8亿元;全镇年出栏生猪16000头,总产值3200万元,其中,养殖1000头以上大户5家;黔东北畜禽交易中心年交易肉牛约36000头,年交易额5.4亿元;每天批发山羊200只,每年交易7万只,年交易额1.4亿元。

  复兴“朝天辣”,以香、辣著称,是遵义虾子“中国辣椒城”的抢手货。复兴镇年种植辣椒6000余亩,年产值3840万元。这里也是德江、思南、务川、凤冈等黔东北一带辣椒交易的集散地。镇里有一个辣椒加工交易中心、一条标准化辣椒烘烤线、2家烘烤烤房、10家作坊,100余个商贩年加工交易鲜椒10万吨,平均每吨3200元,交易额3.2亿元。

复兴镇辣椒加工厂车间一角

  复兴镇立足产业发展实际,采取“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短、平、快”的辣椒产业,以产业带动群众“家门口”就业,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

  做大做强“七仙糊辣椒”品牌。引进德江县椒玉农食品有限公司投资2000万元,在复兴镇堰盆村修建了6000多平米的辣椒交易加工中心。该中心建成后,每年可加工糊辣椒200吨。

  据统计,复兴镇发展规模化种植业,总面积2.88万亩,年产值3.2亿元,用工35.6万人次,支付劳务报酬3560万元。发展规模化养殖业,年产值2.47亿元。

  让小城镇“靓”起来

  “40年前,复兴场只有一条主街,老式民宅多为木瓦结构,伴有土墙草屋;如今的复兴,处处小洋楼,街道三横三纵、集镇一片繁华。”58岁居民李辉向记者描述了“新老复兴”的变化。

  记者看到,如今的复兴镇,集镇车水马龙,店铺琳琅满目,街道干净整洁,路灯彻夜通明,车辆规范停放。

复兴镇宽敞的街道有规范划线停车带

  复兴是德江县第二大镇。据介绍,自“强村富民”三年行动实施以来,复兴镇积极探索盘活闲置资产,推动沉睡资产向经济效应、惠民利民转变,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建强人才队伍。近年来,复兴镇积极探索“党建+公司+农户”的运营模式,以镇强村富民公司领办,村集体入股的形式,建立自主经营、入股经营等实体经济,带动集体增收、村民致富。通过“履职体检”“擂台比武”“科级干部帮带”等措施,打造出一批懂经济、会管理、敢担当、愿奉献的“强村富民”队伍。

  发展乡村旅游。2023年,喻家桥社区党支部书记张著兵,带领党员群众集资30万元入股村集体,盘活七仙湖闲置资产,打造集休闲垂钓、观光体验、美食餐饮于一体的七仙湖乐园。2023年5月1日山庄开业至今,营业额达100余万元,有效促进村集体产业和农户增收。

  周末,七仙湖山清水秀,游客不断。记者入座不久,两名网红拿着设备赶来直播。“每到周末和节假日,游客较多,我们前往直播推介七仙湖。”说着,一男一女两名网红,向湖边柳树走去。山庄的服务员说,游客来七仙湖坐船、垂钓、烧烤,乐此不疲。

风景秀美的七仙湖景区

  盘活闲置资产。来到复兴集镇老街商业核心区,闲置30多年的老供销社不见踪影,变成了两层楼的现代化大超市。记者走进超市,各类生活物资琳琅满目,有复兴“跑山”牛肉、供港蔬菜、“茶叶”等当地特色农特产,有各种罐装饮料、包装食品,果汁、零食、粮油、肉类及各类干货。物品一应俱全,应有尽有,吸引众多消费者前往购物。

  在“强村富民”行动中,复兴镇积极对接上级部门,争取扶持壮大村级集体资金200万元,修建了1200平米商铺,强村富民公司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将投资修建的商铺以资产入股用于经营超市,实现每年保底分红15万元。配套修建了智慧停车场,开展一条龙餐具出租业务,由强村富民公司自主经营,年创收约60万元,实现了资产盘活和集体增收双赢。

超市里货品琳琅满目

  办理民生实事。复兴东场口道路狭窄,停车困难,曾是最大的堵点,严重影响交通和集市贸易。2022年12月,复兴镇政府将废弃的老牛市闲置资产收回,改建为智能化停车场,可停放近百辆车,既解决了停车难和交通拥堵,又解决了部分村民就业,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复兴镇中心小学是铜仁市学生人数最多的中心小学之一。然而,建校40多年来,一直没有大门。临街面被中石油一座加油站堵住,既不安全,师生进出也十分不便。为此,镇党委、政府积极协调中石油公司,搬迁了加油站,并争取资金,打造出一个宽敞、平整、通畅的校门口。

复兴镇中心完小新大门

  为扩建复兴镇初级中学,复兴镇党委、政府协调县教育局、县公路养护段,将废弃30多年的老道班划转到复兴镇中学,用于修建学校大门和学生宿舍,彻底解决复兴镇初级中学教学区、生活区长期跨街分离的问题。

  做好街道美化。如今,复兴已建成大坝头新区,集镇区域扩大了一倍,已建成高档酒店4家。在街道两边安装太阳能路灯200盏,夜晚,复兴镇灯火通明,群众安全感、幸福感指数明显提升;街道两旁,规范划上了停车线,车辆统一停到线内,群众文明素质提升,横穿马路的现象得到遏制。

杭瑞高速复兴镇ETC专业匝道

  德江县政府还争取省交通运输厅支持,2021年12月,开通了杭瑞高速公路复兴服务区到集镇的ETC通道,极大改善了德江、思南、凤冈、务川四县比邻乡镇交通条件。

  “乡村要振兴,复兴要复兴。”龚志龙说,目前,铜仁市人民政府已向省住建厅申报将复兴镇列为全省绿色小镇。复兴将迎来高速发展的春天。(记者 杨龙 张斌 冉龙飞)

【纠错】 【责任编辑:刘昌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