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求水”到“卖水”——一位老支书眼中的山乡巨变-新华网
新华网 > 贵州 > 正文
2025 01/16 10:05:09
来源:新华网

从“求水”到“卖水”——一位老支书眼中的山乡巨变

字体:

  黄大发老人在村旁的大发渠特大桥下远眺(2021年6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新华社贵阳1月15日电 题:从“求水”到“卖水”——一位老支书眼中的山乡巨变

  新华社记者李惊亚、杨欣、郭可树

  “七一勋章”获得者、年近九旬的贵州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原草王坝村党支部书记黄大发,时常在村旁的大发渠特大桥下驻足观望着他终身为之奋斗的家园。

  黄大发出生于1935年11月,那时的中国战火纷飞、积贫积弱。黄大发小小年纪就成了孤儿,滚草窝、睡牛棚,靠远亲近邻的救济长大。“我是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的,新中国成立后,我有了土地,不再受饿挨冻。”黄大发说。当时他发誓,今后一定要为草王坝做点事情,报答父老乡亲。

  草王坝不通水、不通电、不通路,特别是祖祖辈辈严重缺水。地里打不出多少粮食,一年四季连饭都吃不饱。性格朴实刚毅、敢想敢干的黄大发年纪轻轻就当上了草王坝大队大队长,“那时候,我的愿望就是千方百计把大山那边的水引过来,让大家喝上干净水、吃上白米饭”。

  自20世纪60年代起,黄大发带领党员群众,历时三十多年,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硬生生在悬崖绝壁上凿出一条横跨三重大山、10余个村民组,总长9400米的水渠,草王坝彻底告别了“滴水贵如油”的历史。群众亲切地称这条水渠为“大发渠”。

  2024年11月21日拍摄的贵州遵义大发渠特大桥。新华社记者 李惊亚 摄

  昔日的草王坝,如今已更名为团结村。不仅早已通水、通电、通路,村里还发展了方竹笋、李子、柚子等产业,养起了肉牛、生态猪和蜜蜂,发展起民宿、星空营地等乡村旅游,2024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近1.7万元。“思想齐不齐,想想大发渠”,已成为团结村干部群众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

  黄大发“绝壁凿天渠”的精神,激励着“绝壁架天桥”的桥梁建设者们。2022年底,“天渠”之上,历时4年修建的大发渠特大桥正式通车,曾被群山包围的团结村,就此接入交通大动脉,拉近了与城市间的距离。

  现任团结村党总支部书记王朝海说,高速公路通车后,每年前来旅游、学习的有10多万人,还有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参观者,2024年全村民宿收入670万元左右,餐饮创收700万元左右。

  “我刚当上村干部的时候,我们除了双手,什么都没有,几十年时间,我们靠着拼搏和奋斗,把村子改变成这个样子。”黄大发说,“人这一辈子,靠自己创造才叫本事。”

  当年绝壁凿天渠“求水生存”的山村,如今正谋划“卖水致富”。“村里正在和企业谈,我也带着有意向投资的企业去大发渠水源地考察,我们今后想生产矿泉水,把大发渠的水变成钱。”黄大发说。

  年近九旬的黄大发,如今每天依然奔忙在乡村振兴的路上。小女儿担心父亲的身体,曾要求接他到城里住,黄大发说:“农村人离开土地还能做什么?只要干得动,我就得干。”

【纠错】 【责任编辑:刘昌馀 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