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0月22日,贵州工学院机房内气氛紧张而热烈。这一天,贵州工学院的校园网与中国教育科研网、国际互联网连通,建成贵州第一个互联网。
著名信息技术专家谢晓尧郑重地输入斯坦福大学的网址,敲下回车键,Web浏览器上“N”标记开始旋转。SUN Ultra I服务器全力运行,9.6Kbps的DDN通道开启,尝试与国际互联网建立连接。
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生怕错过这个历史性的瞬间。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终于,屏幕上开始出现变化。
“连通了!连通了!”当斯坦福大学的主页完全显现在屏幕上时,机房里爆发出了一阵热烈的欢呼声。这是贵州第一次与国际互联网成功连接,真正迈进了信息时代的大门。
斗转星移,30年后,记者站在中国移动在国内最大单体仓储改造类数据中心——中国移动贵阳数据中心的仓储数据中心,高大的黑色机柜整齐排列,幽蓝的灯光透露出浓浓的科技感。数据中心采用模块化设计,服务器区、存储设备区、网络设备区各司其职,3000余个机架,为各行各业提供数据储存和计算服务。
令人振奋的是,2024年3月,贵州移动完成全球规模最大、覆盖最广的400G全光省际骨干网建设,实现了“东数西算”八大国家算力枢纽全直连。相比上一代骨干网络,传输带宽提升了4倍,算力枢纽间时延均低于20毫秒,极大地提高了数据流通效率。
400G网络到底有多快?人眨眼一次是100至400毫秒,而从贵阳到广州的数据传输,只需10毫秒。这样的速度,与当年贵州工学院机房那缓慢的首次连接过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仿佛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用实力见证贵州大数据发展的日新月异。
喜讯接踵而至,2024年12月24日,贵州算力产业规模跨越百亿元大关。近年来,贵州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加快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以贵阳贵安为核心,全力打造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智算占比超过90%,已成为全国智算资源最多、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全省在建及投运重点数据中心48个,算力总规模达54.20EFLOPS。全省光缆线路总长度达到215.7万公里,互联网出省带宽达到5.33万Gbps。
时间回溯,2015年,对贵州大数据发展而言意义非凡,首届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在贵阳成功举办,仿佛一颗火种,点燃了贵州大数据发展的燎原之势,开启全新篇章。
贵州数据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汤寒林当时从上海赶来贵阳参加了此次盛会。“能在贵州举办全球首个以大数据为主题的博览会,展现了贵州省在大数据领域的前瞻性战略眼光和坚定的发展决心。”汤寒林表示,会后就萌生了到此发展的想法。
2016年,贵州成为全国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这无异于一声春雷。汤寒林仿佛看到了当年的深圳特区,在改革的浪潮中崛起,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来得越早,机会越好!”他毅然来到贵州,创建了数据宝公司。
数据宝首次提出了国有数据代运营的理念,推出了数据治理智能化、建模加工积木化、场景应用商品化、流通交易合规化、数据资源资产化、数据资产资本化“六化”建设方案,有效解决了数据资源“归集难、商品化难、融合难、交易难、数据安全保护难”等痛点。
“目前公司的业务大部分都在省外。”汤寒林介绍,深耕贵州八载,数据宝不仅见证了贵州大数据产业的蓬勃发展,更成为本地大数据企业走向全国的代表。
目前,数据宝已实现全国60%以上省份的数据资产化覆盖,市场占有率超过10%,为一万多家客户提供数据服务,助力国央企实现亿级数据流通与价值变现。
“既对外开疆拓土,也对内深挖潜力,我们完成的万峰林景区数据资产入表和数据知识产权登记,成为贵州文旅领域‘双首单’。”汤寒林表示,数据宝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国有数据资产增值运营服务,不断赋能数实融合,助力贵州高质量发展。
回首往昔,1995年贵州叩响国际互联网大门之际,每一秒的信息传输都承载着无数期待;看今朝,大数据产业在这片土地上蔚然成势,繁花盛放。
“数”驱时代,“算”立潮头。2023年,贵州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2%,数字经济增速连续九年位居全国前列。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水平达到46.5,全省融合进程已从融合初级阶段提升至融合中级阶段。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达到56.8,保持在全国第二方阵,位居西部第三。(记者 李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