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39家
行业独门绝技锻造创新硬实力
在遵义市,有这样一群企业,它们不显山不露水,却掌握着行业的独门绝技,在各自的细分赛道上一骑绝尘,它们共享着一个响亮的名字——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12月11日,在遵义市飞宇电子有限公司装配车间内,工人们正按照工艺流程要求组装产品,每个动作都小心翼翼,保障组装质量。
“这条生产线是不久前新增的,产品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对工艺技术、产品质量要求更高。”遵义市飞宇电子有限公司行政副总经理赵青告诉记者,公司把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当作生存和发展生命线,“近年来公司投资了5000多万元,用于产能扩建和工艺检测能力提升,新建了9条生产线,对全工序产业链的打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前,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在遵义异军突起,飞宇电子、华丰电器、中航电梯、容百锂电、航锐航空、蓝辉新材料等,为遵义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位于绥阳县的华丰电器有限公司是一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该公司从一开始就瞄准了高端制造领域,专注于冰箱、汽车、空调以及航空航天零部件的生产。“我们坚持自主创新、技术研发,不断进行工艺、技术的优化。”华丰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田中介绍,正是这种对技术创新的执着追求,让该公司在短短几年内就获得了多项发明专利,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
聚焦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梯度培育,遵义市加强政策扶持引导,鼓励中小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取得了良好成效。
在贵州中航电梯有限责任公司智能化的生产流水线上,机械臂灵活挥舞,精准执行着从打孔、弯曲到封端、焊接等一系列复杂工序,每隔一分钟,26台智能机器人就能完成一部电梯的零部件加工。
“公司不仅在生产端全面拥抱智能化转型,还积极构建基于5G技术的工业互联网赋能平台。”中航电梯大数据中心主任李从权介绍,中航电梯通过不断加大创新投入,搭建了完备的全自动生产流水线,目前已拥有专利200余项。从传统的“制造+服务”转型升级为“智能制造+智慧服务”企业,中航电梯加速转变生产方式,以“智造力”持续培育释放新质生产力。
在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同时,遵义还通过深化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分工协作,凸显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产业链上的辐射力。
近年来,播州区依托丰富的铝资源和遵义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年产41万吨的原铝液优势,通过铝液直销、多元发展下游铝精深加工企业,促进资源就地转化,形成产业集群,实现了铝及铝加工产业链的拓展和延伸,已聚集起多家“专精特新”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优化产业体系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遵义恒佳铝业有限公司就是铝及铝加工产业链上的一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该公司通过上游企业直供铝液,加工铝管、铝棒、铝杆等产品。目前,公司拥有多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
为助推中小企业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2022年《遵义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实施方案》印发出台,构建起国家、省、市、县四级梯度培育机制,深入挖掘具备高成长潜力的企业纳入“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逐级建库、层层推荐。同时,通过实施奖补政策、开展咨询指导等一揽子举措,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
截至目前,遵义市累计获认定的创新型中小企业198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3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8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5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排位全省前列。(记者 邱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