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桥的使命与新生-新华网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信息展播>>正文

一座桥的使命与新生

2024-11-08 15:00:05  来源:黄果树融媒体中心

  桥,乃是交通设施,本为车通行人之用。但随着岁月的沉淀和社会的变迁,每一座都被重新赋予了内涵与生命,比如美国的廊桥,因为电影《廊桥遗梦》的全球上映而变得名闻中外、家喻户晓,还一度成为了中年人情感变化的代名词;又如四川的泸定桥,因红军长征途中发起的泸定桥战役而成为了著名的红色景区;再如武汉长江大桥,因“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的独特功能而成为展现新中国快速崛起的标志性建筑。

  时移世易,变法宜矣。旅游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旅游资源也必然会被赋予新的内涵与功能。依托这些世界级桥梁,以桥旅融合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自是大势所趋、时代潮流。

  位于黄果树旅游区的坝陵河大桥,是世界首座山区跨峡谷千米级跨径桥梁,也是贵州省唯一一座可以进入桥体内部观光旅行的超级大桥,获得“16项国际国内首次”的技术突破荣誉,成为贵州桥梁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一座桥同样也有一座桥的使命。之于坝陵河大桥而言,它的使命就是成为桥旅融合的先行者和排头兵。

  红桃含宿雨,翠竹带朝烟。登高俯瞰,清晨的乌拉村,一座座白墙灰瓦鳞次栉比、层层叠叠,沿着山坡自下而上,布局井然有序。坝陵河边,薄雾冥冥、杨柳依依,一派宁静祥和的景象。而巍峨壮丽的坝陵河大桥,则宛如一条红色的巨龙,从村子上空横跨而过,首尾连接两地,将天堑变为通衢。

  青山、幽谷、高桥、飞流,如此高品质的旅游资源集中在一个村落里,实属少有。所谓天予不取,反受其咎。于是乎,黄果树旅游区党工委秉承敢为人先、锐意进取的改革精神,坚持“一专多能多、方态融合”的工作思路,积极谋划布局旅游研学、精品民宿、高空运动等新兴业态,实现了坝陵河大桥由单一交通功能到旅游多元功能的转变,逐步成黄果树旅游的新标签之一。

  “太刺激了,刚才跳下去的时候我的心脏差点没跳出来。”来自山东的游客陈先生兴奋地说。近年来,随着开发高空蹦极、高空秋千、急速滑降、空中漫步等多项极限运动项目的开发运营,越来越多的游客除了观看闻名于世的黄果树大瀑布外,还会选择到此一游、挑战自我。“别看我们的蹦极项目只有两三分钟的体验时间,可消费则在1000元以上,是拉升整个黄果树人均旅游花费标准的绝对主力之一。”超极限运动公司经理付博道。

  广邀豪杰,共襄盛举。截至目前,该区已连续举办了10届低空跳伞国际邀请赛,今年更是邀请了捷克、意大利、荷兰、土耳其等30多个国家270余名低空跳伞运动专业选手参加比赛,成功创建出了威尼斯认证世界最高商业蹦极、贵州省城镇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坝陵河大桥还吸引宁静、沈腾、陆毅等50余名明星大咖打卡宣传,感受“飞流直下三千尺”的速度与激情。海内外对坝陵河大桥的关注度显著提升,被国际社交媒体YouTube、Facebook以及国内主流新媒体、“双微一抖”等广泛报道,累计阅读人次超过2.6亿。

  开科进学,道济天下。联手企业积极整合多方专业技术人才优势,开发全新的STEAM桥梁课程,与贵州省地质博物馆、FAST天眼等省内主要的科普教育基地共同组建“贵州省科普教育基地联盟”,涵盖天文、地质、交通、旅游、医学、农业等多个领域。2024年,该博物馆共接待国内外研学人员近4.6万人。在区社会事务管理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伴随着研学的成功,该博物馆也先后荣获了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公路科普教育基地等32项荣誉称号。

  层峦耸翠,飞阁流丹。依托坝陵河峡谷的高桥、瀑布、云雾风光的独特吸引力,匠庐·阅山、渊府·霞渡、倾山、峤山等多家精品民宿纷纷到桥下的乌拉村落户,完成了“凤求凰”。大桥区域“清晨见云海、傍晚见霞辉、雨后见彩虹”的绚丽风光,为游客呈现出了一幅“抬头见桥、低头见谷、远眺见瀑”的绝美画卷,极大满足了人们对于宁静和闲适的追求。伴随着入住率的“居高不下”,当地村民也享受到了改革发展的红利。“目前全村共有9户村民将自家的老旧、闲置房屋租赁给民宿企业,以20年为限,每户可以拿到20万到50万的租金。同时,民宿经营需要员工,这也为村里提供了就业岗位,让部分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够实现就业。”据村支书雷洪军介绍说。同时,为了满足游客的乡愁需求,在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下,村里的五星枇杷、红花桃等精品水果的种植面积达到了3500多亩,土鸡、小牛肉等也都成了紧俏的旅游产品。

  一桥接两地,九曲变通衢。在这里,不仅可以于高桥之上体验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蹦极,挑战自我的极限,同时还可以在桥梁下参观桥梁博物馆,开阔眼界、增长见闻。由于“桥旅融合”具有可复制、易推广、见效快的特点,目前,省内许多建成或在建的高桥比如平塘大桥、龙里大桥、花江大桥等,都在积极打造与坝陵河大桥类似的旅游业态。据了解,该区的桥旅融合案例已入围全省综合改革示范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桥旅融合就将从今日的一枝独秀变成明天的百花齐放。

[责任编辑:邓娴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