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住在11栋,下楼就可以上班,一个月能挣六七千元。”近日,在长顺县广顺镇金竹花园社区就业帮扶车间,搬迁群众王明德一边操作机器切割伞面,一边满面笑容畅谈搬迁后的幸福生活。
从距离县城60公里的鼓扬镇搬到安置小区,王明德的生活有了质的飞跃。
据了解,为更好地书写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黔南探索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分类治理。王明德的幸福生活正是黔南州打造示范引领型安置区,提高就业保障水平的缩影。
记者从黔南州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了解到,按照促进易地扶贫搬迁大型安置区融入新型城镇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总体部署,该州近日印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分类治理工作方案。方案明确,将重点打造示范引领型安置区、巩固提升型安置区、基础保障型安置区,确保实现搬迁群众2025年在安置地稳定融入、2035年完全融入的目标。
据了解,方案根据新成立社区居委会、搬迁规模、安置点区位、搬迁群众收入、就业率、集体经济收入、物业服务、基层党建、省级示范点等9项指标,将该州113个安置区划分为9个示范引领型安置区、59个巩固提升型安置区、22个基础保障型安置区,另23个零星分散安置区未参与划分。
在示范引领型安置区,重点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提升“一老一小”服务水平,提高群众生活便利性和群众文化素养。创建充分就业安置社区,做好产业布局,提高产城融合度、市场竞争力和就业保障水平。加强党建引领,夯实基层党组织,坚持公司实体化运营,开展物业服务收费管理,推动移风易俗和资产盘活。
在巩固提升型安置区,优化产业配置,加大产业配置力度、行业汇集力度、就业帮扶车间扶持力度。强化就业服务,加强技能培训、岗位推送、以工代赈模式、灵活就业服务和自主创业。优化社区便民服务圈,完善便民服务设施、公共交通服务网络、物业服务设施、功能性场所设施。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健全党建引领机制、村(居)民公约、殡葬服务、网格管理服务等机制,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激情。利用商品房、二手房与宅基地等,探索新增人口住房保障。
在基础保障型安置区,落实就业增收举措,推行以奖代补,支持搬迁群众发展传承民间工艺,积极组织外出务工。保障群众合法权益,加强迁出地权益、安置地权益、人居环境美化等保障。同时,将零星分散安置的群众纳入当地村(居)管理,同等享受村(居)民待遇,履行村(居)民义务;村(居)明确专人进行跟踪管理服务,对搬迁对象实施动态监测,符合条件的按程序纳入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并精准落实帮扶措施。
为达成上述目标,黔南精心勾勒搬迁群众的“幸福园”。坚持党建引领,推动群团组织下沉安置区,为搬迁群众提供各类服务,规范党支部建设和管理,从搬迁群众中发展党员,培养后备干部,积极创建五星级党支部。优先发展产业,积极引进劳动密集型产业进驻安置区及周边产业园区,培育规模以上企业,力争形成产业集群,实现产城互动,为搬迁群众提供更多就业岗位。聚焦培训和就业,常态化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每名搬迁劳动力掌握1到2门劳动技能,坚持外出务工和自主创业相结合,确保就业率稳定在95%左右,有劳动力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健全社区治理体系,补齐安置区短板弱项,完善便民服务网点,提升物业服务质量,壮大社区集体经济,落实好新增人口困难家庭住房保障。完善网格化管理,科学划分安置区网格,全面推行多网合一,实现一网多用、一网通用,规范“党小组(党支部)+网格员+联户长”铁三角基层治理机制,广泛收集群众需求、解决群众诉求,打造安定和谐幸福安置区。
不仅有了生活便捷的新家园,还有增收的技能、稳定的岗位,以及产业的支撑,搬迁群众在幸福生活的道路上将越走越稳健。(记者 王维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