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打造“四好农村路” 铺就乡村振兴“快车道”-新华网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信息展播>>正文

遵义:打造“四好农村路” 铺就乡村振兴“快车道”

2024-06-25 18:05:07  来源:遵义日报

  近年来,遵义市深入推进农村公路建、管、护、运协调发展,“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水平持续提升,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如今,一条条蜿蜒交织的农村公路,沟通了广袤城乡,更串联起机遇与希望,成为群众迈向美好生活的幸福大道。

  一

  在绥阳县温泉镇金山至双河公路段(下称金双公路段),养护工人吴洪浪和同事们一大早就上路清扫路面、疏通边沟、修补坑槽等。“这段时间是汛期,公路要勤巡查、勤保养,以保持路面整洁,消除安全隐患。”吴洪浪说。

  金双公路段长约12公里,过去路面破损严重、沿线配套设施缺乏。2015年,为更好推广双河溶洞景区,绥阳县将这段路加宽至8.5米,升级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并对沿线绿化进行提升。

  金双公路段还设置了观景台、便民候车亭、村民文化长廊和大型综合停车区等各种配套服务设施,让村民和游客有更丰富的体验。

  一路通则百业兴。交通路网的持续完善,促进了双河溶洞景区以及周边民宿等产业的发展。2021年以来,年游客接待量持续增长,均在30%左右。2023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

  眼看着游客越来越多,温泉镇村民汪毅和妻子将自家房屋改建成民宿,年毛收入达10余万元。“过去路不好走,开车到县城要两个多小时。现在路修好了,开车到县城只需一个小时,大大节省了出行的时间和成本。”汪毅说。

  大发展离不开大交通。近年来,绥阳县依托10个A级景区以及693个旅游单体,着力将旅游业培育成支柱产业,除了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高效便捷的路网也是发展的底气之一。2023年,该县累计接待游客563.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6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0.4%、57.5%;今年1至5月,仅A级以上景区接待游客量就同比增长64%。

  “通过实施国省道、县乡道改造以及通村、通组公路项目建设,我县新增通车里程达2037公里,已基本形成‘十字一环’‘交通+’融合发展布局。接下来,将立足‘三个到位’抓建设、‘两个提升’抓管养、‘三个+’抓运营,奋力打造‘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绥阳县交通建设服务中心主任彭符说。

  二

  眼下正值避暑游旺季,在湄潭县27°茶海路上,每天都有不少游客前来散步观景,尽享茶园风光。

  今年73岁的彭定远家住重庆,2019年第一次来湄潭避暑,茶香四溢的环境,四通八达的农村路,让他萌生了买房住下来的念头。如今,他称自己是半个“湄潭人”。“湄潭到处是茶海、松林,空气清新怡人,环境特别优美。”彭定远说。

  湄潭27°茶海路途经翠芽27°景区、田家沟、七彩部落等地,全长12公里,是外地游客游览湄潭的黄金线路。通达的农村公路改善了农村居住环境,提高了沿途群众生活品质,让“出门硬化路,抬脚上客车”从愿景变成了现实,更为沿途群众带来了新的致富增长点。

  作为全国知名产茶大县,高质量的农村路网,为湄潭茶产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在湄潭群峰茶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忙着生产工艺白茶。销售经理徐丹告诉记者,眼前这批正在加工的茶叶订单来自深圳和上海,数量达30万斤,产值达到3000余万元。现在交通比较便利,快递企业的货车可直接开到厂区收货,让物流成本下降了40%左右。“公司周边的农村公路发达,茶园环境优美,游客和客商经常来旅游参观,为企业茶旅一体化发展带来了便利。”徐丹说。

  以路兴茶、以茶促旅。近年来,湄潭县以茶旅融合为主线,打造了一条条旅游致富路,助推旅游转型升级。如今该县已建成4A级景区两个、3A级景区5个,成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县、全国首批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先后获“全国茶旅金牌路线”“中国茶旅融合十强示范县”等称号,2023年接待游客41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8亿元。

  “10年来,湄潭县通车公路里程已达6464公里,其中农村公路占86.7%。我们将进一步深化‘四好农村路’创建,细化‘路长制’宣传、执行,突出农村公路管养,增强群众爱路护路意识,持续提升‘四好农村路’服务乡村振兴能力。”湄潭县交通运输局局长潘克勇说。

  三

  农村公路与乡村产业深度融合,为黔北千家万户带来富足希望,更让农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据有关部门统计,近年来,遵义市累计新建或改造县乡公路560公里、通村路9109公里、撤并建制村硬化路11077公里、“组组通”硬化路14175公里,实施县乡公路路面改善提升2059公里。全市于2017年底实现100%建制村通油(水泥)路,2019年实现100%撤并建制村和30户以上自然村民组通硬化路,提升打造“美丽农村路”示范路7000余公里。

  “截至2023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已突破4万公里。覆盖广泛、安全畅通的农村公路网络已初具雏形,农村群众‘出行难’问题得到根本改善。”遵义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市交通建设服务中心主任何皓说。

  截至目前,遵义市累计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15个,其中国家级示范县7个,分别是务川自治县、赤水市、汇川区、湄潭县、习水县、仁怀市、播州区,创建数量位居全省前列。2021年8月,遵义成功获评“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市。湄潭27°茶海路、播州区枫元至苟坝红色乡愁路分别获评2020年度“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和2022年度“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

  “接下来,我们将全面总结‘四好农村路’建设经验,扎实推进国家级示范县创建全覆盖,力争用5年时间,在全市范围内引导培育10个‘美丽农村路’经济示范走廊,充分发挥‘美丽农村路’带动产业发展、服务乡村振兴的积极作用,着力构建广大农村因路而兴、因路而富、因路而美的新发展格局。”何皓说。(记者 谭波 郑海海)

[责任编辑:吴雨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