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可克万难——贵州村民集资在山洞建球场-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6/15 12:07:13
来源:新华网

热爱可克万难——贵州村民集资在山洞建球场

字体:

  新华社贵阳6月15日电 题:热爱可克万难——贵州村民集资在山洞建球场

  新华社记者施钱贵

  每年端午节前后,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猪场苗族彝族乡新春村进入雨季,淅淅沥沥的雨水浇湿了大地,也浇湿了室外球场。此时,村里能遮风避雨的山洞篮球场,成了篮球爱好者打球的好去处。

  这个篮球场位于新春村的一处约60米高的溶洞中,洞长100多米,洞内最窄处刚好可以修建标准篮球场。篮球场的地面铺上了蓝红相间的塑胶,入口处还修建了水泥阶梯作为观众席。在两边的洞壁上,安装了六七个照明灯,将洞里照得非常明亮。在灯光的照射下,凹凸不平的洞壁和明亮的球场形成鲜明对比,别有一番景致。

  据村民介绍,洞顶上还有一个“天窗”,既可以通风,也能让光线照入洞中。“光线好的时候,不用开灯也能打球。”

  “我们这里的村民非常热爱篮球。”新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靖介绍,该村篮球的群众基础很好,全村7个村民组,每个组都能组织起自己的篮球队,甚至还可以组织女子篮球队。

  新春村地处乌蒙山区腹地,离纳雍县城58公里、离乡政府7.5公里。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交通闭塞、条件限制等原因,村里没有篮球场,村民想打球要到其他乡镇。于是,村民们决定修建自己的篮球场,从自制木篮球架到用钢管焊接,条件的限制并没有影响村民打球的热情。

  但是,露天的篮球场,遇到雨雪天气就没法使用。后来,有村民提议大伙集资,在村头的山洞里建球场。今年66岁的尚金福告诉记者,他从小就知道这个山洞的存在。

  随着村民生活条件的改善,修建篮球场成为了可能。

  2016年,新春村通过村民自发捐款、村集体出资和社会扶贫帮扶共筹得资金20余万元,全村村民义务投工投劳,历时近3年,在洞中开拓了一块平地,修建了球场。“洞底的最深处,填了十几米深的土石方。”全程参与施工的尚金福说,由于洞中崎岖不平,工程量非常大,村民克服了重重困难才将球场修好。

  记者看到,山洞门口的水泥碑上,铭刻了捐资人员的姓名和捐资情况。这些人中,上有90岁高龄的老人,下有1岁多的幼童。

  “之所以将篮球场修在洞中,一是大家舍不得占用宝贵的耕地,二是洞里冬暖夏凉,一年四季可以打球。”尚金福说,山洞里的气温一般在16度左右,即使是寒冬腊月也能使用。

  “有了这个带‘空调’的篮球场,村里举办活动更加方便。”张靖说,山洞篮球场建成后,当地常利用春节等节假日举办运动会,组织拔河、打篮球等活动,村民文体生活更加丰富了。

  新春村集资在山洞建篮球场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一些篮球爱好者慕名前来,租用这个球场打球或拍摄视频,实地体验这个别样的球场。

【纠错】 【责任编辑:邓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