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端午时。艾草摇曳,粽子飘香,无一不是独属于夏季的香气和味道,也往往引人回忆起过去的时光。许多散文作者曾在作品中回忆自己家乡独具特色的端午习俗,或是记录对端午节代代相传的习俗的感受,本期“夏日书笺”,与您共读分享。
■ “端午前后,乡村邻里过节的气氛总是很浓”
《每个人的故乡都是宇宙中心》的作者在书中的一篇散文里记录了一个非常独特的关中端午习俗:送粽子。
娘家要“给新出嫁的女儿送粽子”,如果女儿家枝叶庞大,邻里关系又特别好,“送两百个的也有”。这“为的是让女儿的婆家,能够分送给本家和邻居们尝尝”。而晚辈也会“给长辈送蜂蜜凉粽子”。在送粽子时,还会送上端午节的香包。
这样一来,在关中的端午前后,“周围总有人家相互串亲戚,送粽子”。所以,端午前后,当地“过节的气氛总是很浓”。
在作者看来,“前人设计的这个礼节”“真是高明”,因为它“将人与人关系的沟通、情感的密切,在一种优美的游戏和抒情中愉快地完成”,并使乡村邻里“其乐融融,安谧而宁和”。
■ “艾草的香味令我似乎闻到了家乡的味道”
在《屋头青瓦是谁家》一书中,作者吕峰这样回忆年少时的端午节:“每年的端午节清晨,当我从梦中醒来,就会嗅到扑鼻而来的艾香。我知道,母亲披着晨光、趟着露水割来的艾草,已经挂在小屋的门框上,阵阵幽香的艾叶给家增添了浓浓的节日气氛。”
艾草的香气浓烈而独特,并且还有驱除鬼怪,灸病驱蚊,清火消炎等多种用途,作者因而对艾草充满喜爱之情:“那清苦浓烈的香味、那混含着泥土和阳光的温暖气息,让我一下子把它记在心中。”
成年后,作者离开家乡,但每年端午节依然还是会去菜市场买艾草,还是“喜欢那种苦香味”。因为它让作者仿佛闻到了家乡的味道,更仿佛闻到了“妈妈包的粽子的香味”。
■ “真好,这人世间的时节”
当代忙碌的生活里,我们往往会以为,过去代代相传的习俗似乎会渐渐消失于日常中。然而,有时候又会意外地发现,它们正以意想不到但又合情合理的方式悄悄出现在生活中。
《桃花与蟹:四季里的风物中国》一书的作者晏藜就在书中记录下了这样的发现:离开家乡之后,她因为再闻不见端午艾草的清香而“怅然若失”。没想到的是,随着孩子的出生、父母的到来,端午节的艾草香味竟又“回到生活中”。只不过,这一次的艾草香味“已变成姥姥姥爷的心意,被交托给更小的孩子”。
所谓的代代相传,大约就是这样一种“交托”。岁月与人世无声无息地轮转。这人世间的时节,也因此而让人由衷地发出一声“真好”。
编辑:常君丽
记者:刘勤兵
摄制:杨雄
朗诵:李勇、欧洋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