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丨“天渠”里的中国治水故事,讲述六十余年的共享与繁荣-新华网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正文

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丨“天渠”里的中国治水故事,讲述六十余年的共享与繁荣

2024-06-05 17:16:19  来源:新华网

  穿过漆黑的隧洞,眼前豁然开朗,仿佛跨越时空之门。我站在刀削斧劈般的绝壁之上,脚下云雾缭绕,每向前一步,都胆战心惊,生怕一不小心坠入深谷,不禁对当年的凿渠人肃然起敬。

  这里,是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生机镇的绝壁天渠巡护现场。此次采访,是为了寻访当年村民和水利勘测人员在悬崖绝壁间排除万难、劈山凿渠的故事。

悬崖天险盼“生机”

  初夏,雨后的赤水河畔,我们跟着护渠队员,沿着高流天渠湿滑的步道逆流而上。行至最险处,渠埂宽不足1.5米,身旁是悬崖绝壁,我贴着岩壁而行,不敢往外看。

  在稍宽的地方,我放飞无人机,拍摄队员们清理渠内阻塞的枯枝败叶、移开滚落的山石。天渠所处的峡谷地带卫星信号不好,加上雾大、能见度低,无人机几次与遥控手柄“失联”,我只能凭着感觉操控返回。


护渠队员们在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生机镇清理高流天渠旁的落叶与碎石,防止这些杂物堵塞沟渠(4月24日摄)。

  水渠修成后,渠水所到之地,荒山变良田,瓜果满园香。经过60多年的风雨洗礼,天渠依旧滋养着这里。

  生机镇所处的赤水河畔是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沿河地带最低海拔530米,最高海拔1930米。雨水从天而降,随即渗漏,“靠着大河缺水喝”一度困扰着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

  “生机公社山连山,远望大河喊口干。缸中没有三碗水,既愁吃来又愁穿。”这是60年前生机镇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护渠队员在生机镇巡护高流天渠途中(4月24日摄)。

  1955年,毕节专署农田水利局(现毕节市水务局)派技术员来到生机镇镰刀湾村勘测地形。有人仰着脖子看崖顶,一不小心毡帽掉下了悬崖。面对数百米高的悬崖,技术员得出结论:条件太差,既打不出井,也引不到水。

凿渠英雄引“生机”

  1956年的春天,镰刀湾村又迎来一位名叫徐荣的水利技术员,由镰刀湾村民组成的勘察队跟着徐荣在大山里持续勘测了40多天。回来后,他坚定地告诉乡亲们:“这渠能修成。”

  秋收过后,徐荣带着妻子和女儿回到镰刀湾村。时至腊月,在徐荣、左遗轩等人的组织动员下,一支由68人组成的凿渠队伍,带上钢钎、錾子、锤子进入深山,开启了生机镇第一条绝壁天渠——卫星天渠的修建,拉开了生机镇劈山引水的序幕。

  拼版照片:左图为水利技术员徐荣(右)与修渠队员的合影(资料照片);右图为2024年4月24日,新华社记者杨文斌(左)与新华社签约摄影师王纯亮在拍摄绝壁天渠(潘希来摄)。

  在凿渠的过程中,徐荣再三叮嘱乡亲们一定要注意安全。工程进展到几百米高的悬崖绝壁处,全是坚硬的岩石,手不能抓、脚无处站,望一眼崖底就头昏脚软。大家唯一的办法就是腰系绳索,从山顶按照规划的路线向下一点点移动,人悬挂在半空中凿出炮眼,用黑火药炸出工作面,再将其他队员吊至此处,用锤子敲、用钢钎凿……

  “崖当房,石当床。为引一渠救命水,不怕死来不怕伤。三十晚上不下站,初一早上接着干。”这是当年修渠的人们编出来的民谣。

  拼版照片:上图为2024年4月24日,护渠队员在生机镇高流天渠清理渠道;下图为1960年,村民在七星关区生机镇修凿高流天渠时的情景(王振翔摄)。

  为了节省翻山越岭往返的时间,凿渠队员们直接从家里扛起背条上山,长期居住在悬崖上的山洞里。每逢春节,在山洞口点上半截炸药,一声炮响,当做除夕夜里迎接新年的鞭炮。

  1958年春天,镰刀湾村卫星天渠正式建成通水,其他缺水的公社、大队深受鼓舞,多条悬崖上的天渠相继动工,在生机镇掀起了20余年兴修水利的热潮。

  拼版照片:左图为2024年4月24日,修渠人刘新芝在介绍当年修建七星关区生机镇高流天渠的情况;右图为1960年,刘新芝(右一)与村民们在修凿七星关区生机镇高流天渠的情景(王振翔摄)。

  在修建高流天渠过程中,高流村支书许天珍是修渠队伍中出了名的“拼命三郎”。

  有一次,当工程进展到当地称为“一刀切”的悬崖时,为了在绝壁上取得一个立足点,许天珍手持木棒,从悬崖绝壁上连攀带爬,横移过去。千钧一发之际,“咔嚓”一声,木棒断了,许天珍从两百多米高的悬崖上坠了下去,幸好被半崖上的荆棘绊阻,未坠入崖底,但已遍体鳞伤,晕了过去,队友们把许天珍抬到卫生院治疗。

  昏迷十多天后,许天珍清醒过来第一句便问:“我们的大沟修得怎样了?大家都安全吗?”他能拄着拐杖下床行走时,便三番五次要求出院,在他的一再要求下,医生终于同意,要他出院后好好回家休息。可是,他一出院又立即投入到修渠工作中。

  拼版照片:上图为2024年4月24日,护渠队员在生机镇巡护高流天渠时留影;下图为1960年,村民们在七星关区生机镇修凿绝壁天渠时的合影(王振翔摄)。

  至今,当年许天珍用来固定麻绳的木棒,仍牢牢插在悬崖上方的石缝中。

绝壁天渠润“生机”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在各级水利部门的技术支持和帮助下,当地村民投工投劳,在生机镇的悬崖绝壁间,一锤一錾,开凿出10条绝壁天渠,总长130多公里,修建了8座水库。在修筑绝壁天渠和水库过程中,有15人牺牲,50余人受伤。

  当年,为让天渠早日通水,当地的女同志还组成高流天渠“穆桂英排”长修队(长期扎根山里修渠的队伍)和镇江天渠“刘胡兰排”长修队。她们,把最好的年华奉献给了绝壁天渠。

  拼版照片:这是当年参加修建生机镇绝壁天渠的部分修渠人。上排左起依次为:刘新芝、许光福、杨光礼、刘明昌;下排左起依次为:单怀中、许光泽、刘显荣、胡加荣(4月24日至4月25日摄)。

  采访过程中,我们走村串寨,找到了当年参与修渠、如今仍然健在的8位修渠人,他们均已是七八十岁的老人。我拍摄了老人们的近照,他们很意外,也很欣慰——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有媒体人再访天渠,为他们留影。

  拼版照片:左图为2024年4月24日,护渠队员在生机镇巡护高流天渠;下图为1960年,村民在七星关区生机镇修凿高流天渠时的情景(王振翔摄)。

  根据老照片位置对比,我们花了两天时间找到了当年凿渠的地方。在拼版照片上,一新一旧,历史与现实交融,凿渠与护渠人更迭。留住瞬间,记录历史,这是摄影记者的工作职责和使命。

  2016年底,生机镇召开了一次以“弘扬英雄生机精神,加快脱贫攻坚步伐”为主题的慰问表彰大会。现场的老修渠人们胸前佩戴大红花,虽已满头白发,但眼神依然坚定。

  “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也是一段悲壮如歌的历史。晴天响雷凿绝壁,战天斗地开天渠。乌蒙奇绝,群山为证。”生机镇高流村驻村第一书记华纲说。

  这是生机镇高流村使用绝壁天渠灌溉的稻田(4月24日摄)。

  如今,生机镇“水贵如油”的日子已成历史。“八大水库”总蓄水量达154.49万立方米,“十大天渠”灌溉农田13700余亩。60多年以来,从镰刀湾、高流、镇江等绝壁天渠流淌过来的水昼夜不息,滋润着生机镇的大地。每一滴“天渠水”,都讲述着生机镇人民创造的水利工程奇迹。

  立夏时节,赤水河畔,罩子山下,绝壁天渠所到之处,秧苗拔节生长,生机镇生机勃勃。

记者:杨文斌

编辑:吕帅

[责任编辑:刘昌馀 吴雨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