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过后,漫步在开阳县各乡村的山水之间,呼吸着负氧离子满满的空气,令人印象深刻的不仅是青山绿水之美,更有焕然一新的农村新气象。
今年以来,开阳县以建设和美乡村为抓手,推动“治房”“治水”“治垃圾”“治厕”“治风”工作提档加速,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乡村“塑形铸魂”,绘制一幅乡村振兴画卷。
干净整洁的苗寨村。
乡村蝶变,画好宜居“同心园”
“垃圾治理一小步,乡风文明一大步。现在,一年四季空气清新,环境改善了很多,心情也变得舒畅了哩!”走进开阳县双流镇三合村,溪水潺潺、鸟语花香,俨然一幅清新靓丽的乡村新图景。
这一变化要从建立垃圾清运有偿服务制度说起。“自‘治垃圾’工作开展以来,我们按照‘谁产生、谁付费’的原则,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审议通过了三合村垃圾收费长效机制,由村民‘轮值’,每运一次垃圾箱,村民支付垃圾转运费30元,村民自觉在家中做好垃圾分类工作,统一运送至每组设立的垃圾箱内,妥善地将自家产生的垃圾和集体垃圾都安置好。”双流镇三合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严明福介绍道。
在开阳县南江乡苗寨村,群众对“治水”的效果竖起了大拇指。
“和以前完全不同,大变样了!”开阳县南江乡苗寨村村民张云兵感慨地说道,今年明显感受到了环境的“大变化”。
在开阳县南江乡苗寨村村委会不远处,可见一处无动力污水处理池,打开盖子只见水质清澈透亮。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在封闭空间,也闻不到任何臭味。
“小康不小康,厕所是一桩。”厕所问题不仅关系旅游环境改善,也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改善,关系国民素质提升、社会文明进步。在开阳县楠木渡镇红星村,创新推出“委托代建+统一施工”“自行修建+政府补助”方式推进“治厕”工作。
“以前,咱们村里很多都用的是旱厕,不仅味道大,而且到了夏天到处是蛆虫,蚊子还多。现在,家家户户都改成了水厕,不仅没什么气味,连蚊虫也少了,村民们都说既方便、又卫生!”开阳县楠木渡乡红星村党支部书记陈良强介绍。
开阳县十画廊美景。
提质增效,圆满村民“安居梦”
坚持以提升宜居环境质量为突破口,以顶层设计出良策、办理实事惠民生、合力整治提效能等方式提高环境质量,实现村民“安居梦”的目标。
改善宜居环境,围绕农村房屋的“建、管、用”,开展“房地一体”权籍调查,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住房,完成宜居农房改造有效改善乡村风貌,扮靓宜居环境。
提升生活品质,深化农村污水治理,实施集中供水保障工程,建立村污水设施管护制度,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动态清零,改善生活品质。
引导农户通过圈舍改造、老旧厕所改造、杂物间改造等,强化乡、村两级技术人员指导,将原有旱厕进行功能改造或拆除。探索建立农村厕所管护站,解决农村户厕后续长效维修管护问题,提高宜居质量。
大力推行村级生活垃圾管理制度、垃圾清运有偿服务制度、村寨环境卫生保洁制度、垃圾治理奖惩制度等村民自治,提升乡村“颜值”。目前,全县自然村寨共设置垃圾收集点1938个,配备垃圾箱2166个、干湿分类桶13282组。
与此同时,以榜样的力量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充分运用好村规民约、“红黑榜”等相关体制机制,以星级文明户、示范村寨打造为载体,大力倡导移风易俗,改善社会风气。
宜居和美乡村。
创新模式 提升村民“幸福感”
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洁、净、美”的整治目标,不断提升村民的幸福指数。
在基层治理方面,推广水东乡舍“622+1”、双流三合8+1+N、高寨牌坊“721”等模式盘活闲置农房。在农村污水方面,根据村寨人口密度、基础条件等,按照“宜集中则集中、宜分散则分散”进行处理,将治厕和治水有机结合。修建了66套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和分散式设施1292个。
在产业发展方面,做强乡村产业、配套完善设施,建成了以米坪新南黄桃、龙水花山蜂糖李、南江苗寨枇杷、楠木渡两路辣椒、双流三合度假避暑产业等为代表的示范村,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每个主导产业均有一个省级龙头企业,打造一批休闲康养、田园体验、城郊结合、度假避暑的村寨,助推农民增收。
在示范引领方面,在18乡(镇、街道)分区分类打造“五治”示范点。充分宅吉乡官庄村“积分管理+红黑榜+村集体分红”的模式等好经验好做法,辐射带动全县所有村寨创建。(杨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