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阳:绿水青山增底色 生态文明添新彩-新华网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信息展播>>正文

开阳:绿水青山增底色 生态文明添新彩

2024-03-20 18:09:35  来源:开阳县委宣传部

  一场春雨过后,开阳大地容光焕发、分外清新. 云山茶海上,青山叠翠、绿意延绵、鸟语花香;开州湖上,碧波万顷、虾游鱼跃、燕雀齐鸣;禾丰乡底窝坝,繁花似锦、袅袅炊烟、如诗如画……行走在开阳乡村大地,放眼环顾生态绿,抬头可见天空蓝,令人赏心悦目。

  近年以来,开阳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机制、抓治理、强监管、美环境、富产业、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绿水青山增底色,为生态文明添新彩。

底窝坝菜花。

  建立机制 推动生态建设

  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建立健全林长制工作体系,推进全县生态文明建设。

  完善体系建设。完善全县林长制组织体系、责任体系、制度体系、考核体系,将全县林长制工作责任落细落实。制定了《开阳县全面实行林长制实施方案》以及巡林、信息报送和信息公开及通报等方案、制度。成立了贵阳市首家县级林长制工作服务中心,调整和充实了县、乡、村三级林长,配备1296名护林员,将全县152万亩林地分解落实到县乡村三级林长。

  筑牢生态屏障。开阳县着力推进生态植绿、生态管护、生态致富“三大工程”。加速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截至2023年底,全年完成第三批省级林业改革发展基金项目人工造林任务425.4亩,森林抚育2603亩,林下经济利用林地总面积达28.98万亩,发放劳务补助1035万元。目前,开阳县林地面积100440.5633公顷,森林蓄积量784.1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57.25%。

云山茶海。

  加强防治 增加群众收入

  加强环境综合整治,推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使绿水青山“底色”更亮,金山银山“成色”更足。

  筑牢有害生物防护网。树立“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理念,对林业有害生物坚持尽早预防、尽早干预的原则,紧紧围绕松材线虫病防控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四率”指标为重点推进林业有害生物防治。2023年,全县共发生林业有害生物面积19497亩,均为轻度危害,测报准确率97.4%。松材线虫病春季普查工作中,普查面积71.29万亩,松林面积71.29万亩,松材线虫病监测普查率为100%,确保全县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2.0‰以内。

  创新发展模式,探索建立了“公司+林场+基地”“公司+基地+农户”等多种发展模式,鼓励和支持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森林景观利用等林下经济项目。目前,开阳县林下经济利用林地总面积24.92万亩。其中,林下种植利用林地面积2.66万亩、林下养殖利用林地面积2.20万亩、林下产品采集利用林地面积2.80万亩、森林景观利用林地面积17.26万亩,林下经济全产业链产值完成5.61亿元。带动联结农村人口1000余人参与就业,人均年收入40000余元。

  严格生态文明制度执行。落实环境保护“六个一律”和森林保护“六个严禁”,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违规行为,落实好规划环评、生态环境保护网格化监管、环境信用评价和失信黑名单管理等制度,大力推行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强化生态环境监管。

  加强绿色低碳快速发展。加快节能低碳技术研发应用,严格控制建材等重点能耗领域温室气体排放和高排放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全面树立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的消费理念,倡导产品供给、市场流通、最终消费全程低碳,健全低碳市场服务网络体系,推动形成低碳消费模式。充分发挥政府在低碳消费中的引领作用。培育低碳服务模式和消费方式,加大推广节能产品力度。

贵州胜泽威化工有限公司绿色转型发展。

  循环利用 推动绿色发展

  “这套叫做‘超级克劳斯’的设备,是公司从荷兰引进的硫酸铵生产装置,通过氨法脱硫将燃煤中的硫回收,彻底解决了公司水煤气排放的污染难题。”贵州开阳化工有限公司生产部部长许定国说道。

  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高质量统揽全局,聚焦“增绿、降碳、节能、环保”等工程,实施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生活、绿色文明四大行动,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全面推进工业绿色发展,打造绿色新动能。持续支持“以渣定产”,引导企业加快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磷资源利用率,持续推动黄磷尾气、磷渣、磷石膏等工业“三废”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延伸发展了磷矿伴生资源氟、碘回收利用产业。打造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开阳样板,实现了生态环境“高颜值”和经济发展“高质量”协同并进。发展循环经济。持续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持续推进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将废弃物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为推动新能源产业健康发展注入新动能。在废气方面,开阳县加快推动企业黄磷尾气循环再利用;在废渣方面,引进磷石膏、磷渣等下游处理企业,促进磷渣、磷石膏、粉煤灰等综合利用。

  抢抓发展机遇。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和“强省会”机遇,紧扣省“一核两区”产业布局和市“一主一特”产业定位,充分发挥矿产资源丰富、配套要素齐全等优势,加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全力建设千亿级现代化工产业集群,打造“中国·储能之都”。(杨刚)

[责任编辑:邓娴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