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竹代塑,绿色发展的赤水探索-新华网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信息展播>>正文

以竹代塑,绿色发展的赤水探索

2024-03-17 14:52:54  来源:遵义市新闻传媒中心

  走进赤水,清风伴着起伏的竹浪扑面而来,竹海之中,近400家竹类加工企业正有序运转,涉及10多个领域共300多种产品正从赤水走向世界。竹产品正逐渐取代塑料制品,改变人们的生活,改善生态环境,让天更蓝,让水更清。

  在贵州新锦竹木制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将竹原料切割、分片、碳化、烘干和拼板,最终形成一块完整的竹板材,它们将被制作成竹地板、竹家具以及包括竹马桶盖、竹电子秤等列竹日用品。

  该公司董事长姚连书说:“我们生产的马桶盖主要销往欧洲,去年出口额几乎达到我们总产值的四分之一 。”作为国家林业龙头企业,随着“以竹代塑”的兴起,贵州新锦竹木制品有限公司的产品也越来越丰富多元。

  在产品设计中心,设计师成渝正在为一家酒企量身定制酒品包装盒,“现在越来越多的客户意识到,用竹材成本要低一些,相较于塑料也更环保。”成渝说。

  竹材货运托盘是该公司当下最热销的产品,利用竹纤维坚韧的特性以及特殊的制作工艺,将传统货运托盘使用的塑料彻底替换成竹材,既降低成本,又保护环境。

  赤水市拥有132.8万亩竹林,被誉为“中国竹都”。2023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了《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鼓励主要竹产区因地制宜拓展上中下游产业链。赤水市依托丰富的竹资源,抢抓政策机遇,积极抢占 “以竹代塑”新赛道,不断延伸产业链,努力把小竹子做成大产业。

  竹子生长周期短,三五年便可成材,一次造林成功,可年年择伐,保护得当,还可实现永续利用。竹子作为速生、可降解的生物质材料,是塑料的重要替代品,为减少塑料污染提供了有效探索。

  靠山吃山,种竹吃竹。近年来,赤水市围绕“以竹代塑”“以竹代钢”“以竹代木”三大类,将竹子转化为竹木家具、竹集成材等竹制品,全力推进竹产业全链条发展。

  2023年招商引资落地的贵州兴常美竹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研发竹资源循环利用的公司,本月底,该公司研发的竹刀、竹叉勺、竹牙刷等快消品将正式投产。

  据介绍,楠竹进入工厂,不仅可以生产出精美的生活用品和工艺品,生产产生的废料还可制成机制竹炭,产生的废气通过油烟回收,转变成半成品或是成品的烘干热能,不仅推动了以竹代塑,还实现了节能减排。

  竹浆是制作一系列竹制衍生品的基础材料,赤水市不断提升纸浆就地转化率、竹材综合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着力打造竹浆模塑集聚区和全国“以竹代塑”产品重要生产基地。此外,赤水市还充分利用竹浆资源的优势,促进“以竹代塑”产业多元化发展,生产具有国内国际市场潜力的包装袋、手提袋、纸吸管、一次性竹餐具等制品,完善竹浆—原纸—成品纸全产业链条,推动了竹产业高质量发展。

  泰盛(贵州)竹资源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生产制作竹纸浆板和生活原纸的企业,2008年投产以来,产能不断提升,每年要消纳近140万吨的竹原料,年产竹浆可达36万吨。

  该公司竹浆板车间经理杨启森说,随着以竹代塑的兴起,很多企业开始用竹浆板做模塑,推动了公司的产能提升。

  贵州竹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刚落户赤水的一家以竹纸浆板为原料的模塑企业,一张普通的竹纸浆板,在这里将变成一次性餐盒、餐盘、旅行茶具和各式各样精美的包装盒。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竹浆制品只需要45天至90天就可以完全降解,品质好又环保。”

  接下来,赤水市将不断引进竹浆代塑和竹材代塑优质企业,不断做大做强以竹代塑产业集群,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竹都”寻找产业支撑。(郑海海 杨梦云 涂林念 赵铭)

[责任编辑:吴雨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