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太平路承载着多少历史厚重-新华网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正文

贵阳太平路承载着多少历史厚重

2024-01-12 10:06:56  来源:知知贵阳
  贵阳太平路是一条位于市中心令人神往的路,又是一条有着厚重历史积淀和很多传说故事的路。太平路之所以称为太平,还得从贵阳这座城市的源流说起。

  据历史文献记载,自唐太宗贞观十一年(637年)将黔中都督府的9州扩大为15州后,以今贵阳为核心的黔中地区便有了矩州这类羁縻州治所的设置,换个角度说,也就是有了那个时代城市的草创。只是由于地形地貌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那时的矩州是没有三街六巷的,大体上属于建有围墙的乡村,还不时受战乱或灾害影响发生漂移。但它毕竟可视为贵阳城市的源头。

  贵阳真正具备城市雏形应该在南宋时期。2011年出版的《贵阳通史》引用宋太祖赵匡胤《敕普贵书》中的“唯尔贵州,远在要服”之语后称:当时的贵州专指的即今贵阳一地。并认为这个“贵州”寄治于山谷之间,“无城廓,官府唯有短垣”,其地称“黑羊大箐”。到了元朝,设贵州等处蛮夷长官司,将八番顺元宣慰司都元帅府置于城中。同时修建由湖广通往云南的驿道及四川通往广西的驿道。于是,贵州城成为西南地区的咽喉要地与军事重镇。元政府为控制西南,将贵州城更名为顺元城,砌筑土城墙以护卫。由此时起,今贵阳的城市建设拉开了帷幕。

  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建贵州承宣布政使司,设司治于城中,隆庆二年(1568年)移程番府于省城,次年更名为贵阳府,贵阳由此成为贵州省城的正式名称。随着明初广设卫所、大兴屯田,大批汉族移民进入黔中,城市建设迅速展开。元朝的顺元城虽有朝京、柔远、武胜、圣泉、德化5门和两道水关,有小十字等一些街道,但依旧狭小,城垣鄙薄。明代大兴土木之后,城建发展提速。尤其明天启年间后,不仅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按察使司、贵州卫指挥使司、贵州前卫指挥使司、贵州宣慰使司等衙署集中于城南一带,城北内外还出现了颇具规模的商业市场12个。其中如三牌坊市、四牌坊市、谯楼街市、凤宪坊市、馆驿前市等都很兴旺。市中心除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外,更有若干小街和寺观、祠庙、楼台亭阁。太平路的前身龙井巷不仅于此时诞生,更因龙井气腾如云,“龙井秋阴”列为明代贵阳八景。

  清代的贵阳外来移民大量增加,城市商贸迅速发展,出现许多成行成市的街道,如广东街的棉纱与绸缎,南京街的日用杂货、盐行街的盐商云集,与外籍客商对应的陕西、江西、江南、浙江、四川、湖北、湖南、福建、两广、北方会馆先后建立,数量多达11个,成为贵阳市内具有地名内涵的一批建筑群。而其中的江西会馆便在今太平路与龙井路的连接路口。

清末江西会馆修建的戏楼

  每座城市都是一个流动的生生不息的有机体,每处城市景观都与这一机体的时空相关联。在贵阳这座城市的历史长河中,龙井虽然处于动态的演变之中,但却深深嵌入贵阳人的脑海里。因为它是古今贵阳人通过历史文脉与城市各种元素之间对话的渠道,贵阳太平路的名称沿革便充分显示出这一特征。

  按照1942年3月文通书局出版的《贵州市指南》记载,贵阳建市时共有街巷137条,其中以太平谓名的有两条:一是太平街加注原名太子坡;另一条称为太平路,加注原名粑粑街,附九架炉大阳沟。由上述两条街名看来,后者显然不是今之太平路,因为当年的九架炉在今南明区市南路附近。而其中的打铁街加注原名铁匠街,附龙井巷;打铜街加注原名铜匠街,这两街反而与太平路、龙井巷相邻,皆属于毓秀路街道办事处。由此可见,眼下网络关于“历史上,太平路又叫打铜街、打铁街、龙井巷、花家巷、太子坡等,其因贯城河流经的这一段叫太平河,连接两岸的桥叫太平桥而得名”的记述是有一定依据的,只是未曾将这一沿革的变迁阐述清楚而已。

  据相关资料介绍,贵阳市龙井路社区位于贵阳市云岩区太平路中段,东及北面与中华社区相接,南与延中社区公园路居委会相接,西与延中社区岳英街居委会相接。1990年出版的《贵阳市志·城市建设志》称:太平路解放后列入翻修改造工程,“起中华中路至公园北路,长272米,平均路宽7米,1984年施工,重铺大部分沥青路面。”同书《贵阳市历年改建、翻修的主次干道表》中又注明“龙井路起迄点太平路至中华中路,220米,路宽10米,沥青路,改造时间1965年”。以此看来,历史上的贵阳龙井路与今之太平路还真有认真进行研析的必要。

  270余米的太平路的确藏匿着“老贵阳”的辉煌。由于城市的改造与新市政建设,如今的各种导航地图取材于市政标牌,将龙井路标示为百盛购物中心北侧之一隐秘小巷,而将原位于中华北路与打铜街衔接的龙井路至原太平路段统称为太平路,这种标示既有疑误亦显重叠。笔者听老一辈的人说:解放前后他们一直将今之太平路称之为龙井巷,因为那里不仅在贵阳有着极大的知名度,而且还是他们幼时接受贵州省最早诞生幼儿教育的地方。如今的贵阳市第一幼儿园,在他们幼时称省立第一幼稚园,他们不仅在那里接受了贵州省最早的学前教育,至今还保留着深刻的记忆,甚至还保存着当年发放的毕业证书和园内活动的照片。

解放前太平路上省立幼稚园儿童在攀登架上

  贵阳市第一幼儿园,位于沿中华北路进入太平路约百余米处,路名牌为太平路1号,如今仍是贵阳最受家长们青睐的学前教育首选。贵阳市第一幼儿园成立于1937年10月,名为“贵州省立幼稚园”,由当时的省教育厅创办,是贵州省第一所独立建置的公办全日制幼儿园。刚建园时仅有一个班三十余名孩子,到1949年解放前夕招收幼儿约一百余名。解放后,人民政府大力发展幼儿教育,1978年至1983年重新扩建教学楼,规划设置为容纳招收6至7个班级的幼儿园。随着幼儿教育的改革和社会对学前教育的需求,如今全园有12个班,大班4个,中班4个,小班4个,在园幼儿达439人。由此可见,在贵州省学前教育的历史上,贵阳第一幼儿园是有着重要地位的。幼儿教育尤其需要宁静与安全的环境,这是否亦与太平路之名有着一定的关系?

  正如许多老贵阳人所喜闻乐道,太平路即原习惯所称的龙井巷,不仅是贵州学前教育的先行地,还是有着众多历史文化遗存之地。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这一片区的历史遗迹许多都已消失。但人们对该路的历史记忆却历久弥新,丢不掉、忘不了。就在这条古老的街道上,曾经有一座古老的龙王庙,有一座古老的戏台,附近有着贵阳历史上曾引以为安的水关,有着连接穿城而过被誉为玉带河两岸的太平桥,桥下河岸更有清代布政司署和贡院;其南数百步有梦草池,路旁还有贵阳著名古建万寿宫与江西会馆。凡此种种无不显示这不是一条平凡的路,它承载着贵阳厚重的历史,连接着贵阳这座城市的历史文脉。

  太平路的太平众说纷纭。有说“太平桥位于太平路,因喷水池一带地势较低,每遇暴雨,便被水淹,人们祈求平安,修了一座拱桥,取名太平桥,还在桥梁上建了一座龙王庙,祈求龙王管住洪水”的,但却无法解释“水挽银河兵尽洗,风乘琼岛劫难侵”的诗意。太平桥应该说是在屡遭战乱之后,为政者祈愿于安宁的一种寄托。由于太平路横跨于贯城河上,龙井位于城隍庙前,井水清洌味甘甚于他井,众饮之有如享太平之滋,故其桥取名太平,亦未尝不可。诚如《(弘治)贵州图经新志》引明人茫文缜呤此井诗所云:“云岩千仞瑶瑶窝,月泓万顷金银波。顷年窟宅少移改,神珠照夜红光多。西城将回望霖急,香玉半含鹦鹉粒。漫空凉意绿垂垂,云泽潜通晴自湿。”我省一位历史学家在其《昔日的贯城河》一文中称:“太平桥。取兵火尽而太平之意”。对此,笔者是极表赞同的。

贯城河上的太平桥

  早年间的太平路集中了贵阳城内的铁匠铺,一家挨着一家,叮叮当当的打铁声终日响个不停。这些铁匠铺最初大多分散于城内各地,随着城市扩建,居民增多,商业兴旺,官府为便于管理,减少城市噪音,店家为方便原材料集中进货,遂陆续迁到太平路后段。这里既位于城市中心,又不贴近主干道南北大街,便于市民购买日常所需铁锅、刀具、火钳之类铁制品。打铁街就此而生。之后一些铜匠瞅准商机,也将店铺迁于此处,便于市民铜铁器皿一并选购。

  汇聚经营是商业的一项法则。贵阳因僻处西南腹地,行业汇聚晚至清末方始成形,而打铁街、铜匠街的出现则在20世纪20年代。铜铁器具虽都属生产、生活用品,但两者生产方式大相径庭。铁制品全靠打制,铜制品主要靠铸造与打磨,两行相间,相互干扰甚大。然而历史文献中并无铜铁两行匠户群起纠纷的记载,民间亦无这方面的传闻。反而不知不觉中,铁匠街渐次陆续移向公园北路方向,铜匠户则多在太平路中段偏西,形成了两行业各自的生产销售区。太平路上也就有了两条行业街。由此笔者不禁想到,作为贵州历史文化特点之一的“和谐”,同样是贵阳历史文化的内涵,它在太平路的街道发展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这也当是太平路名为“太平”的原因之一。

  2023年6月的“方志贵阳”发表了一篇题为《顶流网红街太平路的“前世今生”》文章。文章提到“如今的太平路已然成为贵阳老城区的顶流网红打卡点、夜经济聚集地。每天,有很多人来到此处‘干饭’打卡,红遍了抖音、小红书等网络平台。”对于文中的“顶流网红”虽感到有些夸大,但其中关于“历史上,太平路又叫打铜街、打铁街、龙井巷、花家巷、太子坡等。太平路因贯城河流经的这一段叫太平河,连接两岸的桥叫太平桥而得名。过去,曾将贯城河面覆盖作防空洞,太平桥撤毁,今已不在。太平桥下河岸有清代布政司署和贡院;其南数百步有梦草池。诸多名胜佳景围绕,使得那时期的太平桥畔成为贯城河上最引人遐思之处”。这一段表述却让人不能不产生强烈的共鸣。

  人们习惯上将南明河称为贵阳的母亲河。这条曾出现在徐霞客笔下,科名之士、骚人墨客、研经习史者对之多有咏叹,以致“南明河文学”应运而生,而其河畔翠微园500多年前的风貌与情韵,更令人悠然神往。但南明河也曾在一段时间被绵绵不断的污水染黑身躯,被两岸低矮的棚户区遮住容颜。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心治理南明河,经过多年孜孜不倦的努力,终于使这条母亲河“水变清、岸变绿、景变美”。足见只要政府有规划、有魅力,在贵阳各族人民的奋战下,贵阳这座美丽城市的大美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与南明河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源于城北茶店葫芦山下汇集两岸溪水,自北向南蜿蜒城中有如玉带,历代视之为黔城亮丽风景线,沿岸有着难以枚举历史文化遗迹的贯城河,至今仍湮没在诸多钢筋混凝土盖板之下。如今贵阳城区许多仍在使用的地名皆因贯城河而起;许多仍保留着源于贯城河名称的桥梁却只有桥而不见水;许多紧密与享誉全国历史文化名人关联的地名也已无法对中外游客描述。凡此种种,不能说不是爽爽贵阳的一种遗憾。

  文旅结合是当下经济发展的重头戏,如何运用更先进的思维模式,把贵阳市的历史文化资源运用好,将文化深深地融入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中,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近日从有关方面获悉,云岩区已在研究关于太平路提升改造的更新方案,并将于2024年1月底对群众开放,这是一个非常震撼人心的消息。如果通过这个方案的实施,在恢复、提升太平路周边的文化底蕴,让数以万计来到云岩旅游的中外客人,由被动消费转变为主动消费的同时,进而逐步改变昔日美丽的玉带河只闻其名不见其河的状况,那么,云岩区的城市形象必将焕然一新。(郑莹)

[责任编辑:邓娴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