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阳县高寨乡:初冬村民种植忙 绘制增收好“丰”景-新华网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信息展播>>正文

开阳县高寨乡:初冬村民种植忙 绘制增收好“丰”景

2023-11-22 15:18:44  来源:开阳县委宣传部

  秋冬无闲田,产业不断档。时下,走进开阳县高寨乡秋收之后的大地沃野,绿意融融的油菜苗圃,星罗棋布点缀在绿水青山间……田间地头农机轰轰响,村民们劳作的身影在田地间来回穿梭,一幅幅充满生机活力的秋冬种图景有序展开。

轮种的菜地

  示范指导 土地轮种增效益

  走进高寨乡高寨村党建引领“1+1”混动发展集体经济示范带基地,只见一垄垄轮种翠绿的嫩芽探出头来,村民们正忙着给轮种的蔬菜施肥。

  此时,农技人员汤德兵正耐心地向村民们讲解施肥方法,“施肥的时候,肥料要距离蔬菜根部10厘米左右,避免肥料的直接伤害和过度浓缩,确保不影响蔬菜的正常生长。”他一边示范一边讲解。

  据汤德兵介绍,高寨村采取村集体经济“1+1”混动方式发展辣椒产业,与农户达成了辣椒育苗、管护、收购的协议,为农民增产增收提供有力保障。2023年公司种植辣椒1050亩,收入227.5万元,实现村集体收益68万元,村干部和群众入股分红34万元,“三项收入”得到大幅度提升。

  “这块地之前种了辣椒,辣椒丰收后我们接着种蔬菜,已经栽种一个多月了,后期蔬菜丰收后还可以继续种植辣椒。”汤德兵告诉笔者,土地轮种的方式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实现了增产增效。

  高寨乡高寨村因地制宜,推广农业产业轮种的发展模式,只是高寨乡发展农业产业的一个见证。今年以来,高寨乡始终坚持一手抓秋收,一手抓秋冬种。共计完成了粮食种植面积3.67万亩,发放1.8万余袋油菜种子和肥料进行土地轮种,并有序推进冷水养鱼、生猪养殖等农业产业发展工作,“米袋子”“菜篮子”安全基础不断夯实。

村民正在林下种植中药材

  因地制宜 林下种植闯新路

  走进位于高寨乡杠寨国有林场的林下中药材基地,在距离公路数十米远的松树林下,人头攒动,村民们正分散在林下培育200余亩中药材竹节参和黄连,只见他们在基地清除杂草、松土施肥……一派繁忙的景象。

  据基地负责人王昌友介绍,林下中药材产业虽处于发展初期,但已带动50余名农户就业增收。“我在主阳坪林下中药材基地负责日常管理工作,每月可以拿到3000元收入呢!”家住高寨乡高寨村的左登榜一边清理基地,一边高兴地说。

  据悉,为念好林下“致富经”,高寨乡因地制宜发展林下中药材和食用菌产业链,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重点建设杠寨国有林场的林下中药材示范基地,辐射带动高寨村、久场村、谷丰村等多个村的林场发展了千亩林下经济。如今,种植基地已陆续完成了林下中药材的种植工作,预计明年下半年投入市场进行销售。

村民们加工菌棒

  创新思路 加工菌棒促增收

  产业兴旺,农业增效,群众增收。近年来,开阳县高寨乡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发展目标,聚焦“强省会”行动,创新“一乡一品”“一村一品”发展思路,突出“稳粮、保供、优种、活市、联工”五个关键,以依托农户、合作社、农业企业“三类”经营主体,产业创新为驱动,以提质增效为核心,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

  走进高寨乡久场村食用菌加工基地,制作菌棒的木屑堆起一座小山,工人们正在拌料、装袋、接种,孕育来年丰收希望。

  高寨乡久场村食用菌基地坐落于杨家寨组的山野间,依靠丰富的生态资源和劳动力,已建成食用菌大棚112个,已建设有食用菌棒加工、分拣包装、保鲜烘干储存、产品交易为一体的多功能基地。“春夏采蘑菇,秋冬做菌棒,村里有了食用菌基地,一年到头都有活干,一天能挣上百元呢!”家住久场村街上的舒有碧一边包装菌棒,一边算起了收入账。

  目前,该基地预计加工菌棒40余万棒,已经陆续开展菌棒接种工作,为当地群众提供固定就业岗位50余个,带动周边80余名群众在基地就业增收,让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下一步,开阳县高寨乡将持续发展好食用菌产业,不断扩大种植规模,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广大群众增收致富。(冯成丽)

[责任编辑:邓娴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