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开阳县持续把农村“五治”作为民生工程的主抓手,聚焦民生导向,改善农村环境,提高群众的宜居环境质量,建设宜居和美乡村。
村民房屋改造中
强化排查,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深入实地调研,是做好农村“五治”工作的重要基础。开阳县处级以上党员干部实地蹲点深入村寨解剖“麻雀”调研农村“五治”工作,探索工作方法和路径。在南江苗寨创建了“一图一单三制度”和楠木渡镇红星村“一图一卡一码三制度”的治垃圾模式。
实地了解各村“五治”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召开坝坝会、村民代表会等方式,向群众宣传讲解农村“五治”政策,发放宣传资料,听取并收集民生意见建议,梳理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不断夯实“五治”工作基础。截至目前,共开展宣讲100余场次。
南江乡苗寨村作为全县农村“五治”工作示范点,大力推广“治厕”“治水”工作经验和做法。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改善农村面貌,着力推进111个村在推进“五治”工作中的痛点、难点问题。
工作人员指导改厕户修建厕所
紧盯目标,提升宜居环境质量
坚持走访调研收集群众意见建议,有的放矢将“五治”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的重要保障。聚焦农村“五治”工作,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真正地把民生实事办在群众的心坎上。
在“治房”方面,结合实地走访情况,围绕农村房屋的“建、管、用”,开展“房地一体”权籍调查,盘活农村闲置用房,有效改善乡村风貌,建设宜居和美乡村。目前,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住房230栋。
在“治水”方面,推动永温镇永亨村、坤建村、双合村等村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建设,完善“一村一档”资料整理收集;投入资金实施市政自来水并网及“一户一表”改造;加快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加快推进冯三镇毛坪村梁山寨山塘黑臭水体治理项目。
在“治厕”方面,引导农户通过圈舍改造、老旧厕所改造、杂物间改造或者拆旧建新等方式修建厕屋。严禁建“碉堡”式厕所和借修建厕所名义新建房屋,新增占用耕地和基本农田,同时对建卫生厕所农户,抓好老旧旱厕改造,防止出现建好卫生厕所还在使用老旧旱厕的现象。目前,共开工建设1080户、完成建设499户、新建农村公厕3座。
在“治垃圾”方面,按照“谁产生、谁付费”和“多产生、多付费”的原则,在城区建立了“综合执法+税务+财政”的城镇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机制。在楠木渡镇红星村、南江乡毛家院村、禾丰乡田冲村、南龙乡田坎村、双流镇三合村、米坪乡米坪村等18个村探索建立了垃圾收运处置有偿服务机制。目前,共外运无害化处置处理农村垃圾62294.97吨,其他垃圾外运处置14447.3吨。
在“治风”方面,该县开展“敲门行动”,在农家大院、文化广场、田间地头等地,采取拉家常、摆事例等方式持续多层次全方位宣传。目前,共开展农村“五治”及“治风”文艺汇演60余场次、文明实践集中示范活动10余场次、制作宣传标语50余处、墙体彩绘44处。
聚焦民生,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持续把“五治”作为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抓手,自加压力、自加任务,巩固提升“五治”工作成效。在完成“治水”目标的情况下,采取独户、联户和小集中方式,推动厕污共治示范项目建设,推广土地消纳、景观湿地、净化槽处理模式,实现“黑、灰”水同治,提升广大群众生活饮水品质。
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全力推进旱厕整治。同时对建卫生厕所农户,积极动员将老旧旱厕采取功能改造等方式进行消化,防止出现建好卫生厕所还在使用老旧旱厕的现象。
农村“五治”工作是民生工程、良心工程、干部作风工程,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和重要举措,是聚力“强民生”行动的重要抓手之一。围绕目标,狠抓农村“五治”各项工作,改善乡村风貌,助力乡村振兴,提升发展品质,深化协作帮扶,推动合作共赢,持之以恒推进农村“五治”工作提档升级,把农村“五治”办成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不断提升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杨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