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古朴民族村寨“靓”起来-新华网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信息展播>>正文

黔西南:古朴民族村寨“靓”起来

2023-07-27 17:08:49  来源:贵州日报

既发展又保护,既传承又创新

古朴民族村寨“靓”起来

  布依族的八音坐唱、吊脚楼,苗族的芦笙调、板凳舞,彝族的“十月太阳历”、火把节……千百年来,居住在黔西南州的少数民族,谱写着多彩的民族风情,他们建造了一座座充满民族风情的村寨。

  近年来,黔西南州将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力抓手,推动众多少数民族村寨不断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美丽新农村。

  目前,黔西南州已获认定挂牌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有117个(国家级28个、省级117个),其中5个村寨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14个村寨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4个村寨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9个村寨入选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6个村寨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厚植文化沃土 “乡愁”更有味道

  7月18日,走进兴义市乌沙镇普梯村,四面环抱的群山,巍然屹立,在金丝榔古树群的掩映下,茶马古道、独特的民族土墙、千亩梯田等原生态的风光展现在眼前。

  乌沙镇普梯村地处乌沙镇西北部,已有超过200年的历史,至今仍完整保留着众多的少数民族特色古墙建筑和民族文化。2022年,当地采用现代修复技术对45栋房屋进行还原,使得房屋重新焕发独特的民族“土墙”风韵。

  普梯村村委会副主任李美说,普梯村结合实际推进村寨建设的同时,也通过有底蕴、有故事、有体验、有美景的民族文化活动,留住民族文化记忆,大力发展农文旅融合的民族文化绿色产业体系。

  近年来,黔西南州采取保护与传承发展原则,围绕民族特色村寨的自然布局、基础设施、特色民居保护、文化传承等要求,充分挖掘历史文化根脉,让民族特色村寨散发出自然古朴的“乡愁”味道,也让民族历史古迹“活”起来,实现民族特色村寨的美丽蝶变。

  发展生态产业 生活更加幸福

  夏日的普安县茶源街道联盟村,绿色的茶山上,身着布依族服装的村民,双手飞快地采摘着夏茶。“道路平坦了,路灯明亮了,产业也发展得好,我们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幸福了。”村民卢洪美说。

  联盟村布依族占全村人口的96.6%,民族风情浓郁,2017年被评定为贵州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黔西南州在特色民族村寨的发展中,充分挖掘自然资源禀赋,按照“一村一品”“一寨一特”的发展思路,紧盯绿色产业,打好“生态牌”,推动特色资源、绿色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让民族群众端上“生态碗”,吃上“生态饭”。联盟村共有茶叶面积1.2万亩,人均4.8亩,通过发展茶产业,2022年该村实现了户均增收3.1万元。

  挖掘民族特色 乡村游更有魅力

  “摸鱼”比赛、民族歌舞、布依族美食……7月19日,位于义龙新区的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楼纳村举办“六月六”布依风情节活动,充满民族气息的现场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到来。

  “我们是慕名而来的,这里的民族文化氛围很浓,让我们感觉很开心。”广东游客邱仕美说。

  近年来,楼纳村大力发展特色生态旅游,把村子打造成“郊野公园”,依托民族文化举办的“开秧节”“六月六”等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来到此地,村民们也纷纷乘势而上,开办起农家乐、乡村客栈,以旅带农,以农促旅,农旅融合,让小乡村成为景点,民房成为民宿,村民成为旅游从业人员,走出一条村寨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新农村发展新路径。

  近年来,黔西南州持续推进该州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发展与规划建设,依托民族特色村寨独特的文化、民风民俗、山水风光、农事体验活动,从串点成线到连线成片,不断丰富特色文旅产品供给,助推民族特色旅游发展,让民族村寨美了起来、群众富了起来。(记者 李允凤)

[责任编辑:吴雨 ]

相关阅读